“十三五”开局之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和民间投资下滑的严峻形势,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及时提出“强优势、补短板”发展方略,把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作为全省追赶超越的重要着力点,把“民企促进”作为补短板的战略重点,系统施策、强力推进,全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呈现稳中趋快、快中显优、效益改善的良好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2016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02万亿元,同比增长9 %,占全省GDP的53.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省市场主体稳步增长,总量突破211万户,新登记私营企业10.2万户,创历史新高。中小企业新增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中小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6.6%和11.8%,高出全省规上工业增速8.8和4.0个百分点,位列全国各省市第2位和第5位;实现利润分别增长23.5%和15.4%,增速位列全国各省市第7位和第8位。
一、开展民企大调研,省“四大班子”高度重视
自2015年陕西省委做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的部署后,相关部门通过组织开展高层次、大范围、高强度深入调研活动,准确把握省情,果断提出“要把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作为我省追赶超越的重要着力点来抓”“民营经济是陕西‘追赶超越’最大希望所在、最大潜力所在,要着力破解民营经济活力不强的难题”。2016年4月以来,娄勤俭书记、胡和平省长亲自主持召开了3次部分民营企业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积极传递声音和政策信号,为民营企业家发展鼓劲打气,增强投资发展信心,推动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7月,省人大召开会议专门听取省政府关于大众创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调研,并组织专家开展专题质询活动。9月,省政府迅速部署,筹备召开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制定下发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22条若干意见”等文件,部署重点工作。省促进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多次召开成员单位会议,围绕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及民营经济发展的热点难题,研究制定解决的对策和措施。省政协认真组织开展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调研。这些重大活动、重要共识和重点工作,为全省各级抓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廓清了认识、指明了方向、确定了重点、明确了目标和任务。全省上下加速形成促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追赶超越加快发展补“短板”、激“活力”、挖“潜力”的强大势能。
二、加强政策宣传落实,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省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22条若干意见”出台后,省中小企业局迅速制定宣传方案,在陕西日报以《吹响民营经济追赶超越发展新征程的号角》为题,对全省促进民营经济会议精神和“22条若干意见”进行重点解读,同时,开设“民营经济追赶超越”专栏,系列报道省级各部门、各市落实的新举措新做法新成效和追赶超越发展典型。组成8个调研督导组,对各地开展了调研督导。发挥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组织各成员单位对《若干意见》的重点工作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具体落实举措,确定负责人和拟完成时间。下半年,按照省委“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全局动员分析工作差距及原因,瞄准追赶超越目标,制定全省中小企业发展工作“追赶超越”实施方案,积极营造“追赶超越”工作氛围。安康市率先召开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出台了实施意见,表彰了纳税大户民营企业、优秀民营企业和园区建设先进单位。西安、铜川、榆林、延安、商洛、杨凌等市积极落实全省会议精神和“22条若干意见”,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三、抓好梯队企业培育,加速壮大骨干民营企业队伍
实施中小企业梯队成长培育计划。制定出台《关于培育发展中小企业成长梯队的实施意见》,在全省重点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好、创新能力强、发展速度快、综合效益高、核心竞争力强的行业领军型、高成长型和“四上”预备队企业,聚集服务资源,促进做大做强。目前,已筛选第一批827户、第二批804户成长梯队企业,并将第一批成长梯队企业纳入省级预警监测网。2016年,重点监测的成长梯队“三星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77亿元,同比增长17.1%,利润、税金分别增长13.5%和15.5%,成为引领增长的“排头兵”。落实奖励政策,加大“小升规”培育力度,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58户,成为推动全省工业稳增长的生力军。引导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和“专精特新”发展,认定246户转型升级示范中小企业、111个中小企业创新研发中心和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四、突出创业创新引领,提升工业集中区发展水平
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全省194个县域工业集中区创新转型。2016年前三季度,全省194个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企业营业收入6899亿元,同比增长9.79%;新入园企业425户,入园企业总数达到8195户;从业人员101.23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28万人,工业集中区聚集发展和增长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实施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设行动计划,全省共认定48个陕西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和8个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各市依托集中区和“双创”基地,进一步激发创新创新活力。西安市被列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项目”,获得国家扶持资金9.9亿元。延安市召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大会,表彰奖励了18户“创业创新优秀企业”和15名“创业创新先锋”;韩城市依托“一区多园”的产业布局,打造4大千亿产业集群;宝鸡市启动“三区多园”智慧化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园区产业聚集、协同发展。2016年,全省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27.5亿元,同比增长45%,入驻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7.1亿元;商洛、韩城、安康、渭南、榆林等6市的县域工业集中区企业营业收入增速均超过10%。
五、强力推进“新三板”挂牌,拓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实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拓展行动计划”。通过建立省级拟挂牌新三板后备企业资源库和专家团、开展全省轮训调研、出台奖励政策、分层培训、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出特色产品等举措,强力推进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截至2016年底,全省“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141户,较年初新增78户,全省培育拟挂牌后备企业超过500户。联合七部门印发《陕西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连续六年列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项目进行贴息扶持,累计获得金融机构贷款20多亿元,企业贷款户数达到154户。联合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银监局开展“银税互动”活动,推出“税信贷”“诚信纳税贷”“税贷通”等多种银税互动产品,目前已惠及纳税信用A级企业3.98万户,累计授信贷款196.45亿元。设立省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已到位4亿元。截至2016年底,累计完成基金投资项目19个,到位金额1.3亿元,同时,撬动地市设立各类支持小微企业的产业基金,拉动地方政府及社会资金40多亿元。多部门联合组成调查组,开展破解企业融资难专项检查。
六、抓好平台应用提升,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
实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扩容行动计划,向县域工业集中区和重点骨干企业延伸,鼓励支持各服务平台单位充实服务平台内容,提升在线服务企业能力。完善以省级公共服务平台为龙头,以12个市级、30个重点县区及100多个县区平台为支点,若干社会服务机构为支撑的平台服务体系。全省共认定125个示范平台,其中16个为国家级示范平台。加快推进省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展示中心建设,预计2017年6月份投入运营。发挥中小企业专家顾问团作用,举办信息入企活动75场,服务企业4036户。探索推进购买中小企业服务和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考核工作。加强中小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继续教育、领军人才培训班、职称评审、网上在线招聘等工作。举办中小企业大讲堂,开展经济形势和政策、产业互联网和企业发展信心指数等高层论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促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