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氢

     

氰化氢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氰化氢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氰化氢 

化学品英文名称:    hydrogen  cyanide 

推 荐  用 途:      用于丙烯腈和丙烯酸树脂及农药杀虫剂的制造。  

限 制  用 途: 

修 订  日 期:      二〇一四年一月六日 

最初编制日期:      二〇一四年一月六日 

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6.1类  毒害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 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氰化氢气体,可立即呼吸停止而死亡。非骤死者临床分为 4期:前驱期有粘膜刺激、呼吸加快加深、乏力、头痛;口服有舌尖、口腔发麻等。呼吸困难期有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皮肤粘膜呈鲜红色等。惊厥期出现抽搐、昏迷、呼吸衰竭。麻痹期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可致眼、皮肤灼伤,吸收引起中毒。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皮炎。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高毒。 

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组成信息:纯品。 

有害物成分:HCN                浓度:液体≥99.99% 

C A S号:74-90-8 

相对分子质量:27.03 

分子式:HCN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中毒者立即口服抗氰胶囊或肌注抗氰针。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灭 火 剂: 干粉、砂土。禁止用酸碱灭火剂和二氧化碳灭火。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长期放置则因水分而聚合,聚合物本身有自催化作用,可引起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氰化氢、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发生火灾时应尽量抢救商品,防止包装破损,引起环境污染。消防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150米,严格下载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应考虑将其引燃,以排除毒性气体的积聚。或将残余或漏出气用排风扇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相应防护服,戴防化学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或蒸汽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酸类、碱类、强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叩,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配置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置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有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建议使用钢制容器储存,不得使用纸质或木质包装容器;容器必须密封,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区,远离火种、热源。切忌与酸类混储混运。应与酸类、碱类、强化剂、食用化学品等分开存放。应严格执行剧毒化学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 MAC(mg/ m3):0.3( HCN )[皮](职业接触限值) 

              前苏联MAC(mg/ m3):0.3 

美国TVL-TWA  OCHA :11mg/m³[CN]/m3 [皮](生物限值)   

美国TLV-STEL  ACGIH :11 mg/m³ [CN]/m3 [皮] (上限值)               

监测方法:氰化氢的测定方法为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采用隔离式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毒物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手 防 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做防护。 

皮肤和身体防护:穿全身密闭防毒防护服。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有关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液体,有苦杏仁味。 

熔点(℃):-13.2            相对密度(水=1):0.69 (水=1) 

沸点(℃):25.7               相对密度(空气=1):0.93 

饱和蒸汽压(kpa):53.32(9.8℃)   

闪点(℃):-17.8             引燃温度(℃):538 

爆炸上限%(V/V):40.0          爆炸下限%(V/V):5.6 

溶解性:溶于水、醇、醚等。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不稳定。       

聚合危害:聚合。 

应避免的条件:光照、明火。  

禁忌物:酸类、碱类、强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氰化氢、氮氧化物。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 357mg/m³ 5分钟(小鼠吸入)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无资料。 

持久性和降解性:无资料。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无资料。 

土壤中的迁移性:无资料。 

其他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物性质:    废弃包装属于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用控制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无资料。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610013          U N编号: 1051 

包装标志: (13)剧毒品          包装类别: 051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设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2月16日国务院令第591号公布),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做了相应的规定;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将该物质划为第6.1类毒害品;剧毒物品品名表(GB58-93)中,该物质属第一类  A级无机剧毒品。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填 表  时 间:2014年1月6日 

修 改  说 明:GB/T16483-2008已于2009年2月1日实施,GB/T16483-2000同时废止,故作此修改。 

上一篇:三氯化磷
下一篇:氯化氰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四区16号楼化工大厦
  联系电话:+8610-84885456;+8610-84885410;
  邮箱:service@zjhx.org;11549011@qq.com;

Copyright © 2021 中国监控化学品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27705号-1